等级
国家一级保护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2米,胸径65厘米;树皮暗灰色;一年生枝红褐色,无毛;叶长1-4.3厘米,宽2-3毫米,先端凹缺,上面无气孔带,下面气孔带粉白色;树脂道2,在营养枝上为边生,果枝上则位于叶横切面近两端的叶肉薄壁组织中,近边生;球果圆柱形,熟前紫褐色,熟时深褐色,长5-6厘米,径约4厘米,具短柄,中部种鳞肾形,长约1.5厘米;、宽1.8-2.2厘米,鳞背露出部分密被短毛;苞鳞长为种鳞的4/5,上部宽圆,先端微凹或平截,凹处有由中肋延伸的短尖,尖头1-2毫米,不露出,稀部分露出,种子长卵圆形,微扁,长约8毫米,种翅褐或灰褐色,连同种子长约1.5米。
生境
山坡林中
海拔
2100~2350米
物候期
花期5月,果期9-11月。
栽培要点
宜选择与原产地生态条件相近似、排水良好的缓坡地或苗圃地直接播种。种子发芽的适温为7℃,在海拔2 500米左右的地区,四月上旬播种。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搭盖半透荫棚。在云雾多,温差小的地区可以全光育苗,幼苗生长后主根较长,侧根须根少,为了培育壮苗,应将2—3年生的苗木换床移植,在全光下培育二年。苗高25厘米时可出土造林,随起随栽。
保护价值
梵净山冷杉是贵州唯一残存的冷杉属树种,对研究植物区系、古气候有科学意义。因其分布区狭窄局限,种群数量稀少,应予保护。
致危因子
本种为冷杉属中稀有种类,仅在梵净山局部地区发现,分布区狭窄,种群数量稀少。果实出籽率少,林下荫蔽度大,天然更新出苗不多,生长势差,自然更新较差。
保护现状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应对梵净山冷杉进 行重点保护,严禁砍伐破坏,促进天然更新,保护幼树正常生长,并积极开展栽培繁殖。
分布
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