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
国家一级保护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38米,胸径达1.9米。树皮薄,淡红色、紫褐色或灰色,裂成条状或不规则片状脱落。带叶小枝细长,圆柱状,不规则互生,叶基下延处有细槽。顶芽较小,卵圆形,芽鳞圆形,覆瓦状紧密排列,早期脱落或仅少数残留。叶在小枝上螺旋状着生,有短柄或近无柄,排列生两列,较疏松,与小枝的夹角多为60-80度;叶披针形,常呈“S”形,或镰形,叶缘平行达2/3或3/4处开始变窄,长(1.4-)-2.1-3.1(-5.5)厘米,宽(2.0-)2.9-3.7(-5.1)毫米,薄革质,叶长宽比5.21-11.55(7.75 ± 1.10);基部楔形,不对称,先端急渐尖,无突尖头,叶缘平直,稀外卷。叶近轴面深绿色,有光泽,中脉凸起,0.2-0.3毫米宽,叶远轴面为浅绿色,有两条淡黄绿色气孔带,中脉带上无乳头状突起,或有零星分布的乳头状突起点,中脉与叶缘带颜色比气孔带深,有光泽,叶缘带比中脉宽或近等宽;每侧气孔带具气孔10-17列,排成不规则线型。雄球花腋生,单生,在可育枝两侧排成行,卵形,长5-6毫米,宽3-4毫米,具短梗。小孢子叶8-14枚,盾状,各具4-6(-8)个花粉囊。大孢子叶球腋生,单生,近无柄。假种皮初为绿色,覆盖种子的下半部,成熟时短时间内发育成杯状肉质红色或橘色(完全覆盖种子,只露出顶端)的假种皮,长10-13毫米,宽7-10毫米。种子卵形,微扁,具二钝棱脊,先端有突起的尖头,长5-8毫米,径3.5-5毫米,成熟时褐色或黑色。
识别要点
本变种与红豆杉的区别主要在于叶常较宽长,多呈弯镰状,通常长2~3.5(~4.5)厘米,宽3~4(~5)毫米,上部常渐窄,先端渐尖,下面中脉带上无角质乳头状突起点,或局部有成片或零星分布的角质乳头状突起点,或与气孔带相邻的中脉带两边有一至数条角质乳头状突起点,中脉带明晰可见,其色泽与气孔带相异,呈淡黄绿色或绿色,绿色边带亦较宽而明显;种子通常较大,微扁,多呈倒卵圆形,上部较宽,稀柱状矩圆形,长7~8毫米,径5毫米,种脐常呈椭圆形。
生境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热带山地季雨林,通常零散分布或成片分布,属林下伴生树种,喜欢较为开阔的生境或次生林中,如山坡、峡谷、河流边、林缘或路边。
海拔
100-1000米
物候期
9~4月
保护价值
红豆杉属植物是第三纪孑遗植物,对研究植物区系与红豆杉科系统发育有科学价值。
致危因子
南方红豆杉受人为干扰较大,自然繁殖力较低,更有研究表明,其树皮和枝叶中抗癌物质紫杉醇的含量较高,易遭盗伐,这些原因都让南方红豆杉种群岌岌可危。
保护现状
南方红豆杉杉是红豆杉属内分布最广的一个种,也是生长最快,发现单个植株直径和高度最大的物种。 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以南各省区,在江西、湖南等省发现有上万株的南方红豆杉种群分布。南方红豆杉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大,且在很多地方均有人工繁育和栽培,根据 IUCN的评价标准,该种被列为无危( LC )。
分布
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南、湖北、湖南、陕西、四川、台湾、云南、浙江、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