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盟植物网首页 > 保护植物 > 红豆杉

红豆杉

 

等级

国家一级保护

形态特征

灌木或乔木,高达20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薄,红褐色、紫褐色或灰褐色,裂成条状或不规则片状脱落。带叶小枝细长,圆柱状,不规则互生,叶基下延处有细槽。叶芽小,芽鳞三角状卵形,仅少数芽鳞在新枝基部宿存。叶在小枝上螺旋状着生,基部多扭转排成二列,有短柄或近无柄,与小枝的夹角为70-90度,排列较密;叶条形,直或微弯,长(1.0-)1.5-2.2(-3.2)厘米,宽(1.9-)2.3-3.1(-4.1)毫米,叶长宽比为5.37-8.88(6.72 ± 0.77),叶缘常平行,不外卷,上部微渐窄,先端常急尖,厚革质。叶近轴面中脉凸起,深绿色,有光泽;叶片远轴面中脉有密生的乳头状突起,中脉与叶缘带颜色相似,无光泽,叶下面黄绿色,有两条黄绿色气孔带,气孔在气孔带上密集分布,通常有气孔(9-)12-15列。雄球花叶腋单生,卵形,具短梗,小孢子叶(雄蕊)8-14枚,具4-8(多为4-6)个花粉囊。大孢子叶球腋生,单生或成对。假种皮初为绿色,覆盖种子的下半部,成熟时在较短时间内发育成杯状肉质红色或橘色假种皮。种子卵圆形,稍扁,上部常具二钝棱脊,先端有突起的短尖头,长5-7毫米,径3.5-5毫米,成熟时呈褐色。

识别要点

本种与高山红豆杉相似,但叶为条形,直或微弯,叶缘平行,叶长与叶宽的比值较小(5.37-8.88),叶背面气孔带内气孔多为9-15列,易于区别。

生境

常绿阔叶林或落叶阔叶林内,生长于峡谷两侧或崖壁上。

海拔

1000-2000(2400)米

物候期

4~5月

保护价值

红豆杉属植物是第三纪孑遗植物,对研究植物区系与红豆杉科系统发育有科学价值。

致危因子

该种的分布区并不大,局限分布于四川盆地周边的山地及安徽南部和江西东部的高海拔的崖壁上,自然种群小,多呈零散分布,且面临人为破坏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威胁,受威胁程度较为严重。

保护现状

中国已将该种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物种,也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中。该种也是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的重要原料植物,其野生资源时常遭到砍伐或破坏,而且该种的自然更新弱,保护形势较为严峻。目前中国虽然有多个地方人工繁育和栽培红豆杉属植物,但该种基本上没有人工栽培。根据IUCN的评价标准,将红豆杉的保护级别列为易危(IUCN:VU)。

分布

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福建、广西、重庆


《红豆杉》由育盟植物网编辑版权所有,转摘请注明出处,上海育盟感谢您的支持与喜爱!
上一篇: 南方红豆杉
下一篇: 银杉,松科银杉属,国家一级保护

网友评论

更多>>

发表评论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