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
国家一级保护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1米;树皮红褐色,有浅裂纹;枝条平展或斜上直立,密生;小枝基部有宿存芽鳞,一年生枝绿色,秋后呈淡红褐色,二、三年生枝呈红褐色或黄褐色;冬芽淡黄褐色,芽鳞先端渐尖,背面有纵脊。叶排成不规则的二列,斜上伸展,约成45度角,条形,通常直,稀微弯,长1-2.5厘米,宽2.5-3毫米,稀长达4厘米,基部窄,有短柄,先端通常凸尖,上面深绿色, 有光泽,下面有两条灰绿色气孔带,气孔带较绿色边带宽二倍,干后呈淡黄褐色,中脉带上无角质乳头状突起点。雄球花有雄蕊9-14枚,各具5-8个花药。种子紫红色,有光泽,卵圆形,长约6毫米,上部具3-4钝脊,顶端有小钝尖头, 种脐通常三角形或四方形,稀矩圆形。
识别要点
本种与密叶红豆杉相似,但叶条形,基部歪斜,先端急尖,具明显的突尖头,叶背面中脉无乳头状突起,叶背气孔带具8-10列气孔,种子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上部具3(-4)钝棱脊,容易区分。
生境
林中
海拔
500-1000米
物候期
花期5-6月,种子9-10月成熟。
保护价值
红豆杉属植物是第三纪孑遗植物,对研究植物区系与红豆杉科系统发育有科学价值。东弱红豆杉是重要的用材树种和药用植物,其树皮和枝叶是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的主要原料,局部地区常受到人类的威胁。
致危因子
东北红豆杉虽然分布的范围较广,但其种群呈零散分布,种群数量较少,自然更新能力较弱。
保护现状
目前中国已将该种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物种,也被列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中。现在该种的多个种群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保护,而且多地已有该种的人工繁育和栽培基地,减轻了对自然资源需要的压力。根据 IUCN的评价标准,将东北红豆杉的保护级别列为近危(NT)。
分布
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