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又称汉方药,中药如按照加工工艺可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这主要的四种。中药起源于我们中国,提供包含本草纲目与神农本草经在内的中草药大全、中药大全、中药材、中药常识、中药材、药材认识鉴别,帮现代人增强对中药材的认知,方便对中药材感兴趣的朋友们查询。
本草纲目草部当中记载了一味草药淹闾释名覆闾。淹闾气味(子)苦、微寒、无毒。本草纲目记载淹闾的功效与作用1.瘀血不散。变成痈肿。用生淹闾捣汁一升内服。2.月经不通。用淹闾子一升、桃仁二升(酒浸,去皮尖),研匀,放入酒二斗中浸封。五日后,每饮三合。一天服三次。
分类:本草纲目 标签: 日期:2023.09.21都管草出现记载于宋代《图经》,都管草是本草纲目草部的一味草药,主治喉咽肿痛等症。【集解】颂曰︰都管草生宜州田野,根似羌活头,岁长一节。苗高一尺许,叶似土当归,有重台。二月、八月采根,阴干。施州生者作蔓,又名香球,蔓长丈余,赤色,秋结红实,四时皆有,采其根枝,淋洗风毒疮肿。时珍曰︰按︰范成《大桂海志》云︰广西出之,一茎六叶。都管草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在于根部,气味苦、辛,寒,无毒。都管草的功效与作用主治
分类:本草纲目 标签: 日期:2023.09.05本草纲目草部当中有一味草药名吉利草,吉利草的功效与作用主要用于解毒,现代也有用于治疗例如口腔溃疡或咽喉肿痛等症。【集解】时珍曰︰按嵇含《南方草木状》云︰此草生交广,茎如金钗股,形类石斛,根类芍药。吴黄武中,江夏李俣徙合浦遇毒,其奴吉利偶得此草与服,遂解,而吉利即遁去。俣以此济人,不知其数也。又高凉郡产良耀草,枝叶如麻黄,花白似牛李,秋结子如小粟,煨食解毒,功亚于吉利草。始因梁耀得之,因以为名,转梁为良耳。吉利草的功效与作用吉利草气味苦,平,无毒。吉利草主治解蛊毒,极验(时珍)。
分类:本草纲目 标签: 日期:2023.08.21本草纲目草部中有一味草药名线香,线香气味辛,温,无毒。线香的功效与作用主治:熏诸疮癣(时珍)。本草纲目草部中有关记载线香的功效与作用时珍曰︰今人合香之法甚多,惟线香可入疮科用。其料加减不等,大抵多用白芷、芎、独活、甘松、三柰、丁香、藿香、本、高良姜、角茴香、连乔、大黄、黄芩、柏木、兜娄香末之类,为末,以榆皮面作糊和剂,以唧笮成线香,成条如线也。亦或盘成物象字形,用铁铜丝悬者,名龙挂香。《本草纲目》里记载:“沉香,气味辛,微温,无毒。主治:风水毒肿,去恶气;主心腹痛,霍乱中恶,邪鬼疰气,清人神;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症癖,冷风麻痹,骨节不任,风湿皮肤瘙痒,气痢;补脾胃,益气和神。治气逆喘急,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
分类:本草纲目 标签: 日期:2023.07.14本草纲目草部当中有一味草药名甘松香释名苦弥扯。甘松药用部位主要是其根部,甘松性甘温且无毒,但要注意身体虚弱和血热的人应禁用甘松。三甲医院医生介绍甘松的功效与作用有醒脾健胃、收湿拔毒等,甘松是属于一种比较矮小的植物,对于生命健康具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在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只会把甘松当做是一种香料,其实它的根茎具有非常大的药用价值,能够对于疾病的治疗起到非常大的帮助。甘松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功效:理气止痛、开郁醒脾健胃、祛湿消肿。
分类:本草纲目 标签: 日期:2023.07.06海金沙是本草纲目草部当中的一味草药,海金沙释名竹园荽,叶片为三到五瓣的组合,叶片边缘有黄褐色的孢子囊穗,外形犹如长满触角的海星。海金沙的气味甘、寒、无毒。现代医疗证实海金沙的功效与作用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清除尿结石的功效。三甲医院医生介绍海金沙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如果出现感冒发热和咽喉肿痛等多种不良症状时,能直接服用海金沙来治疗,能清除体内的热毒,可以让不良症状明显减轻。海金沙可以预防肺炎、支气管炎等,有着很好的抗病毒作用。对于金黄色葡萄糖球菌、伤寒杆菌等都具有抑制作用。海金沙可以利水消肿,治疗水肿,用海金沙泡茶喝,有助于小便,能使输尿管不停地蠕动,输尿管的腔内压力会明显升高,从而起到清除尿结石的作用。海金沙的功效与作用主治
分类:本草纲目 标签: 日期:2023.07.03本草纲目草部当中有一味草药为荆三棱,荆三棱也叫做京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荆三棱气味及药用部位主要来源于其根部,味苦而性平,且无毒。荆三棱的功效与作用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痞块,痛经,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荆三棱常作用于癥瘕积聚、胸腹胀痛、瘀血经闭、痛经、产后腹痛、食积腹痛腹胀、胁痛、反胃、呕吐、小儿疮积、痈毒疮肿等症。 冠心病、中风、上尿路结石、恶性肿瘤、白细胞减少症等可辨证配伍应用。荆三棱的功效与作用主治药方1、症瘕鼓胀,用三棱根切一石,加水五石煮成三石,去渣,再煮,得汁三培。隔水明显成膏,浓如稠糖。每天早晨服一小匙,酒送下。又方:荆三棱、青皮、陈皮、木香各半两,肉豆蔻、槟榔各一两,硇砂二钱,共研为末,加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
分类:本草纲目 标签: 日期:2023.06.29本草纲目草部当中有一味草药名风仙,风仙释名急性子、早珍珠、金凤花、小桃红,夹竹桃、海 ,染指甲草,菊婢。风仙子的气味微苦、温、有小毒。风仙的花味甘、滑、温、无毒。风仙的根和叶味苦、甘、辛、有小毒。三甲医院医生介绍凤仙具有性微温、味微苦等特征,可以治疗关节风湿痛、跌打损伤、、疗疮。凤仙具有清热除风、散血通经、软坚透骨、消伤肿、治伤痛等功效。内服可以取适量凤仙煎汤服用。若是外用,可以取适量凤仙捣汁滴耳或煎水熏洗。建议在医生的帮助下用药。风仙的功效与作用风仙的功效与作用主治噎食不下。用凤仙花子,酒浸三夜,晒干,研为末,加酒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八粒,温酒送下。
分类:本草纲目 标签: 日期:2023.06.19本草纲目草部当中有一味草药名半边莲,半边莲气味辛、平、无毒。按照本草纲目古籍中记载的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半边莲主要是能消肿解毒辣,常用以治蛇咬伤,内服、外敷都行。现在临闲上还用半边莲与其它芗配合治疗胃癌、直肠癌以及肝癌等。据三甲医院医生介绍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通常有清热解毒、治疗水肿、利水祛湿等。建议脾胃虚寒患者慎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泡水药效有限,不能代替药物使用。现代医学中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1、清热解毒:是治疗热毒引起的疮痈肿毒病的常用药,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尤其是鲜品捣碎外敷。如果只是鲜品捣碎,加酒敷患处,治疖肿。也可与鲜品捣碎外敷,治疗乳痈肿痛。治蛇咬伤、蜂螫伤,可与白花蛇舌草、虎杖、茜草同用。
分类:本草纲目 标签: 日期:2023.06.07本草纲目草部当中有一味草药名天雄释名白幕。天雄气味辛、温、有大毒。三甲医院医生介绍天雄的功效与作用通常具有去除风湿和益火助阳等。天雄可以缓解患者因风湿而导致的关节疼痛的症状,对于去除风湿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可以缓解患者小腹冷痛的症状等,并且天雄对于心脏疾病的患者也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在使用时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避免自己盲目的使用药物,以免引起不适。天雄的功效与作用主治1、元阳虚损(寒邪外攻,手足厥冷,大便滑数,小便白浑,六脉沉微)。用乌头、附子、天雄一起炮制并去皮脐,等分咬细,每服四钱,加水二碗、姜十五片,煎至成,温服。此方名“三建汤”。
分类:本草纲目 标签: 日期:2023.05.29本草纲目草部当中有一味草药名蠡实,蠡实也可称为荔实、马蔺子、马楝子、马薤、马帚、铁扫帚、剧草、旱蒲、豕首、三坚,通常生长在两山之间的高坡土地上且有流水的地方。蠡实药性味甘、平、无毒,药用部位主要是其果实,为鸢尾科鸢尾属植物马商的种子。本草纲目记载了蠡实的功效与作用主治皮肤问发冷发热,胃内有热气的症状;可消除风寒湿痹,坚固筋骨,增强食欲,长期服用甚至可使身体轻便。现代医疗中也有将蠡实的花和叶用于祛除缘虫。蠡实的功效与作用寒疝诸疾。用马蔺子一升,每日取一把,拌面煮食,食尽一升见效。
分类:本草纲目 标签: 日期:2023.05.02本草纲目草部当中有一味草药名豨莶草,是一种祛风湿药,为菊科植物豨莶、腺梗豨莶或毛梗豨莶的干燥地上部分。豨莶草释名亦名希仙、火锨草、猪膏母、虎膏、狗膏、粘糊菜。气味苦、寒、有小毒。一说:辛、苦、平、无毒。豨莶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产,尤以湖南、湖北、江苏等地产量较大。夏、秋二季趁豨莶草花开前及花期均可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后切段,生用或黄酒蒸制用。希莶的功效与作用本草纲目记载的希莶多用于治疗中风。夏日采莶枝、叶,洗净,九蒸九暴,但不宜太燥,捣碎为末,加炼蜜和丸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温酒开米汤送下。服后须吃饭三、五匙压药。连服数月,必见效。此方名“ 莶丸”。
分类:本草纲目 标签: 日期:2023.04.21本草纲目草部当中有一味草药名青葙释名草蒿、萋蒿、昆仑草、野鸡冠、鸡冠苋,子名草决明。粗看青葙很像是化了浓妆的狗尾巴草,这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青葙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清肝明目,由于青葙茎、叶、子的气味苦、微寒、无毒,常被用作眼疾的外用药,也可采摘后炒干炮制成茶水饮用。青葙的功效与作用(茎、叶)除皮肤中热,治恶疮,止金疮血。(子)镇肝,明目,去风寒湿痹。治眼病有验。青葙子的药用配伍
分类:本草纲目 标签: 日期:2023.04.19本草纲目草部当中有一味草药名蓬莪术,也可叫莪述。蓬莪术的气味和药用部位是其根部,尝蓬莪术根部只觉味苦、辛、温、无毒。据三甲医院医生介绍蓬莪术也可以称为莪术、蒁药、蓬蒁、广术、文术、黑心姜等,蓬莪术属于中药活血祛瘀药的范畴,其性温、味苦,具有行气、活血、消积等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蓬莪术的功效与作用心腹冷痛。用蓬莪期茂二两(醋煮)、木香一两(煨),共研为末。每服半钱,淡醋汤送下。
分类:本草纲目 标签: 日期:2023.04.17本草纲目草部当中有一味草药名天名精,是菊种植物天门精的根以及茎叶,天名精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的,但是闻起来有点臭臭的气味不太好闻,天名精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止血等。天名精释名亦名天蔓菁、天门精、地菘、玉门精、麦句姜、蟾蜍兰、蛤蟆蓝、蚵 草、豕首、彘颅、活鹿草、刘草、皱面草、母猪芥。果实名鹤虱,根名杜牛膝。天名精气味(叶、根)甘、寒、无毒。李明珍说天名精:“微辛、甘、有小毒”。天名精的功效与作用吐血。用天名精晒干研细,每服一、二钱,茅花泡汤调服。咽喉肿塞,痰涎壅滞。用天名精根、叶捣汁,鹅毛蘸取扫入喉部。又方:用天名精、鼓捶草一同捣汁灌下。灌喉不行,可灌鼻。有吐就好。又方:天名精(春夏用茎,秋冬用根)一把、青矾半两,同研细,点患处,食吐脓血、痰涎即愈。
分类:本草纲目 标签: 日期:2023.04.14本草纲目当中有一味草药名蘼无释名亦名薇芜、蕲 、江蓠。蘼无气味辛、温、无毒。古人认为服食蘼芜可以多生儿子,进而许多古代育龄妇女多用蘼芜作为内填的香囊来佩带。三甲医院医生介绍蘼芜的功效与作用通常可以有效的起到治疗祛风止眩的作用,还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出现头疼以及流眼泪和腹泻以及流鼻涕等症状,因为此药物是一种中成药,物性温,味甘,归心经这种植物全株有比较浓密的香味,根茎部位呈现出不规则的结团状,而且还有很多的根须,在治疗以上疾病的时候针对性比较强,效果非常显著。蘼无的功效与作用治头风头眩、风眩、泄泻、咳逆,祛脑中风寒,流泪,多涕唾等。
分类:本草纲目 标签: 日期:2023.04.11本草纲目草部中记载了一味草药名铁线草,铁线草释名微苦、平、无毒。铁线草气味苦、微温、无毒。三甲医院医生介绍铁线草的功效与作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和抵抗疾病等。1、增强人体免疫力:铁线草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一些粗纤维和植物蛋白,还有一些葡萄糖苷。这些物质被人体吸收后,可以增强人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人体内淋巴细胞的再生和代谢。能明显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最适合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服用。2、预防和抵抗疾病:铁线草是一种味甘、温和、无毒的中草药。能入肝经,改善人体肝功能,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适量服用一些铁线草,可以预防上火和各种炎症。此外,铁线草也是临床上治疗肺热咳嗽、咽喉肿痛、人体水肿的常用药物,疗效极佳。铁线草是一种中药,保存的时候,要防虫。应储存在硬透明塑料盒或塑料袋中,捆扎成捆。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定期检查干燥,防止霉变和虫蛀。铁线草的功效与作用男女诸风。对妇人产后风,有特效。用铁线草根五钱、五加皮一两、防风二钱,共研为末;另取一斤重的乌骨鸡一只,水内淹死(按:这是为了留血),去毛肠,砍为肉块,加入药末混匀,倒适量麻油炒肉块成黄色;再随人量加酒把鸡煮熟。病人先以排风藤煎浓汤洗浴头、身,然后饮酒吃鸡,发现粘汁即愈。如不洗浴,则须发出风丹才见药效。
分类:本草纲目 标签: 日期:2023.04.04本草纲目草部当中有一味草药名旋复花,旋复花释名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瘐、夏菊、戴椹。旋复花气味(花)咸、温、有小毒。三甲医院医生介绍旋覆花是一味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旋复花的功效与作用主要为降气行水化痰,降逆止呕,主要应用于咳喘痰多,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因为旋覆花苦降辛开,降气化痰而平喘咳,消痰行水而除痞满,因此在治疗寒痰喘咳常配伍紫苏子、半夏,治疗热痰,常配伍桑白皮、瓜蒌用来清热化痰。另外旋覆花还可用于治疗呕吐,可治疗痰浊中阻,胃气上逆而导致的呕吐。此外旋覆花配伍香附,还可用于治疗因气血不和导致的胸胁的胀痛。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旋复花的功效与作用中风壅滞。用旋复花洗净,焙过,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夜卧时以茶汤送下五至十丸。
分类:本草纲目 标签: 日期:2023.03.30本草纲目草部当中有一味草药名水苏,根据本草纲目中记载了水苏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疏风理气和止血消炎。水苏释名鸡苏、香苏、龙脑薄荷 、芥苴。水苏药用部位是茎和叶,水苏性辛、微温、无毒。三甲医院医生介绍水苏的功效与作用一般是能提高益生菌生存力,在生活中适当服用,还能防止婴幼儿出现的腹泻、便秘等症状,能抑制肠道疾病,还可以提高免疫能力。另外在服用后还能排出肠道里的毒素或者是铅,对自身健康有一定帮助,要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还比较适合经常便秘以及腹泻的人群,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水苏的功效与作用漏血促使煞费苦心,用水苏煮汁一升服。
分类:本草纲目 标签: 日期:2023.03.29本草纲目草部当中有一味草药名地肤,现代医疗对于地肤的功效与作用是利尿消肿,主要用于治疗荨麻疹等疾病。地肤释名地葵、地麦、落帚、独帚、王帚、扫帚、益明 、涎衣草、白地草、鸭舌草。地肤的药用部位主要来源于其子,地肤苦、寒、无毒。三甲医院医生介绍地肤的功效与作用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地肤子性寒,归肾经、膀胱经,对于小便涩痛、小便不利、阴痒带下等病症有一定的调理效果。地肤子还可以起到祛风止痒的作用,能够缓解皮肤瘙痒的症状。现代临床常用于辅助治疗风疹、湿疹、荨麻疹等疾病。药理研究表明,地肤子有抗炎的作用,对于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本草纲目记载地肤的功效与作用风热赤眼。有地肤子一升(焙)、生地半斤取汁,共用饼,晒干,研细。每服三钱,空心服,酒送下。
分类:本草纲目 标签: 日期:2023.03.28